查看原文
其他

信息技术为品读文本教学带来哪些生机?

赵富良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19-11-23
点击[中小学数字化教学],关注我们!


现在谈数字化教学,似乎总离不开数字资源、“互联网+”等时髦词汇,至于一线教师究竟该如何去实践,则语焉不详,或者顾左右而言他了。本文试图结合教学实例,谈一谈在数字化教学日渐普及的背景下,阅读教学该如何实现转变,以求得新突破,从而实现“逸而功倍”的效果。


一、立足学情,拟定更恰当的教学目标


目标的制订,必须立足学情。然而在日常的教学中,真正能依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来确定课堂目标的,却并非常态,很多教师还是依据自己的经验确定一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出现这样的情况,不能完全责怪教师,因为学情了解通常是通过布置预习作业来实现的,囿于现实条件,作业上交往往是在第二天,等到检查预习、发现问题、归纳整理之后再确定教学目标,这就不可避免会带来滞后性。


当网络进入寻常人家,滞后性的难题得到解决。借助一些学习网站,学生可以当晚在规定时间内将预习作业上传,网络的另一端,教师可以即时获得并整理学生的信息,从而确定教学目标,进行针对性的备课。


笔者曾经异地借班教学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为了能实现为“这个班”上“这节课”的目的,笔者就在网络上和当地的学生先行“见面”,布置预习作业。


1 . 认真抄写“读一读 写一写”中出现的词语,并注音。

2 . 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3 . 文章可以分为三段,请划分出段落层次。

4 . 抄写文中最喜欢的语句。


整理网上预习作业后,笔者发现这个班的学生基础知识很扎实,抄写词语几乎没有错误。问题主要集中在第2项和第3项。而在层次的划分方面,只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做出了正确的判断。这些情况表明,这个班的学生目前还不太懂得怎么概括文意,也没有学会抓关键语句来理清文章的结构。据此,结合教材编者的要求,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继续学习默读,掌握概括文意之法。

2.抓住关键语句,理清作者思路之谨。

3.理解文中哲理,体会心理描写之妙。


因为目标的设定是贴合着这个班的学生,所以教学效果也是令人满意的。美国教育家奥苏伯尔说: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的学习起点是教师必须要去把握的,根据学情确定的教学内容,才更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减少无端的教学行为,使学生课堂学习收获更多,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立足现场,产生更灵动的动态生成


以前说起精彩的课堂生成,往往过分强调教师驾驭课堂的智慧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课堂条件所限,很多期待无法实现。比如学生发言中讲到某一个很有价值的材料,是教师事先没有想到的,这时若能呈现给学生,可能会有事半功倍之效。可是课堂上无“案”可查,就只能心存遗憾。在现今的数字化教室里,这样的遗憾不复再有,很多“假如”都变成了可能。


南京三中一位语文教师9月开设了一节市级公开课,内容是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智取生辰纲》。在这节课上,速读课文完毕,教师请学生谈阅读感受。有同学发言,听鲍鹏山教授讲《水浒传》时,提到过一本书《宣和遗事》,说《智取生辰纲》的故事就源于这本书。教师敏锐地捕捉到这位同学发言的闪光之处,觉得这一点非常值得探究。当即点开网页,进行相关搜索,找出对应资料呈现给学生:


是年,正是宣和二年五月,有北京留守梁师宝将十万贯金珠、珍宝、奇巧匹段,差县尉马安国一行人,担奔至京师,赶六月初一日为蔡太师上寿。马县尉一行人,行到五花营堤上田地里,见路傍垂杨掩映,修竹萧森,未免在彼歇凉片时。撞着八个大汉,担着一对酒桶,也来堤上靠歇了。马县尉问那汉:“你酒是卖的?”那汉道:“我酒味清香滑嫩,最能解暑荐凉。官人试置些饮?”马县尉方为饥渴瘦困,买了两瓶,令一行人都吃些个。未吃酒时,万事俱休;才吃酒时,便觉眼花头晕,看见天在下,地在上,都麻倒了,不知人事。笼内金珠、宝贝、匹段等物,尽被那八个大汉劫去了,只把一对酒桶撇下了。


——节选自《宣和遗事》


阅读过后教师即时提问:《宣和遗事》是宋朝人说书的话本,是《水浒传》的雏形,故事里的马县尉就是杨志的原型。很明显,施耐庵将马县尉的形象重新加以塑造,才成了现在的杨志。请大家思考施耐庵在重新塑造杨志的形象的时候,与选文相比,不同点在哪里。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对《智取生辰纲》一文细节的揣摩中,反复比较,发现施耐庵的创作突出了杨志的小心谨慎、有勇有谋,更突出了杨志的急于求成、粗暴蛮横,从而对杨志的形象有了更加立体的认知。


这一环节生成得特别自然灵动,它充分发挥了数字化信息技术优势,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即时具体地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充分显示教学目标的达成过程,使简约的内容具体化,表象的认知立体化,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通过这种开放式数字化高效课堂教学的实践,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有助于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资源中自由发展,从而从各个层面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数字化教学还能有效管理多种教学信息,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生成新的意义建构,从而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的能力。南京钟英中学一位语文教师执教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文,向学生出示了刘姥姥进贾府的一张简表,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说说自己的发现(见表1)。



这张表格很简单,但每一“进”都伴有老师精心挑选的相关链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推送给学生,学生可以在自己桌面的显示屏上打开链接,自由点击“阅读”。表格右边的“事件”栏和“贾府境况”栏都需要点击后方能显现。这种源自整本书阅读的多种信息的冲击,使得这节课具有了超出一篇节选文章的深度和广度,学生对刘姥姥的形象认知不再肤浅,说一些粗俗、圆滑,或者淳朴、热情之类的套话空话。


比如有学生在“读”完上述五“进”资料,尤其是“援救巧姐”章节链接之后,认为刘姥姥大智若愚,她以一个农村老太太最本真的认知,在“恩人”一家遭难,凄凉一片,公子王孙避之唯恐不及的情况下,伸出援助之手,冒险救下巧姐。这是一位“了不起”的刘姥姥。


这一动态生成由于运用了数字化进行教学,抛却传统纸张复印的方式,优化课堂结构,学生能够快捷、有效地对关键词语、重点内容进行关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成效。同时它还将多种形式的素材全方位、多组合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变单一为多元,引导学生做到视听与思考结合,语言训练与形象呈现结合,多方面训练思维。


三、立足反馈,实现更真实的即时评价


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对后续教学起到及时调控与导向的作用。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价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反馈不及时造成的信息不真实、不全面等,比较常见的是要求学生在众多选项中做出选择,有些学生会“察言观色”,看到哪个答案举手的同学多就浑水摸鱼,从而给教师带来误判。这也让众多一线语文教师颇感无奈。而数字化教学的引入,则可以帮助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评价中避免出现以上种种弊病。


笔者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时,为了达成“抓住关键语句,理清作者思路之谨”这一目标,安排了一个语文活动:请学生将原作中被删减的材料进行还原,考虑是放在课文第17段后,还是第28段后。


材料: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东安格里亚的沃顿空军基地。那天早晨,我在黑板上看到了我的名字,明天,我要驾驶没有武器装备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德国本土执行气象侦察任务。那一天,我的脑子乱哄哄的。我想象着飞机座舱被炮弹击中,瞬时,鲜血飞溅,烈焰灼人、伤痛折磨、飞机打着旋而我根本就没有力气打开应急出口了……


第二天早晨,对我说来再明白不过的了:我不能安全地驾机飞行一千英里,穿过冬天的北海,进入布满纳粹高射炮群和战斗机的欧洲大陆。我绝对不能完成这次危险的航程。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后,在自己桌面的显示屏上,利用鼠标点击自己认为的正确选项。学生之间无法互相了解,保证了真实性。而后台的数据处理真正做到即时反馈,谁对谁错,多少人对多少人错一目了然。这就为教学的现场调控提供了依据,也为教师进行后续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在单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在对文章主题、写作手法、语言表现等方面理解把握的基础上,进一步向深处挖掘,实现表达能力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发展。这其中包含对词句段篇欣赏、阅读随笔等形式。


比如对杰克·伦敦《热爱生命》的阅读,作品把人物置于近乎残忍的恶劣环境之中,让主人公与寒冷、饥饿、伤病和野兽的抗争中,在生与死的抉择中充分展现出生命的坚韧与顽强。小说除了鲜明的主题让读者动容外,精彩的细节与独特的视角同样值得学习。笔者教学时从如下角度来构建语境,安排了一次写一写的活动:以狼的视角改写人与狼生死搏斗的情节。


传统的教学很可能就是布置作业回家完成,或者当堂完成下节课讲评,再好一点就是选择一篇学生习作现场朗读。这些形式,其评价效果都是要打折扣的。借助数字化教学手段,这些“困境”都可以迎刃而解。学生在自己的电脑桌面上进行写作,笔者利用网络可以在后台实时查看完成情况、完成质量。在学生提交完毕后,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了一篇例文(隐去作者)推送到每个学生的桌面,请他们做出评价。


例文:这只狼凶狠地盯着眼前的那个人。他似乎睡着了,一动也不动。狼终于下定决心,扑了上去,一口咬住了他的手。鲜红的血液流淌进它的喉咙,真甜呀,狼的心底发出舒服的呐喊。没想到,那个人突然一把抓住了狼的牙床。狼奋力地挣扎着,它感到那个人的另一只手又摸了上来,一下把它的脖子给抓住了。接着那个人把全身的重量压在了狼的身上。狼感到自己的咽喉也被什么给咬住了,一阵剧痛传来,狼昏了过去,然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这一段写得怎样?学生不受干扰,做出自己的判断,然后提交。笔者随机选择判优和劣的同学各抒己见,在讨论中很快就发现其中的问题:小作者只顾发挥自己的想象,而忘却了合理的表达,片段中的狼与人的表现不是垂死之态,而是力道正劲,难道是回光返照?失之毫厘,自然就谬以千里了。


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达和完善,为阅读教学带来一片生机与无限可能。但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要谨记,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数字化教学手段一定要基于文本,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品读文本才是“把根留住”。


(作者系江苏省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文昌初中语文特级教师)


前段时间,我们发起了一项众筹,众筹您对《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9年的选题建议。

点击蓝色字体,参与众筹——2019,我们最需要解决的“数字化教学”难题有哪些?

我们还有大礼赠送哦。留言的选题建议中获赞数top5,我们将赠送2019年整年共12期纸质期刊。




文章来源:《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8年第8期,原标题为《数字化环境下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思考》

责任编辑:付惠云

微信编辑:李中华

监       制:朱哲



往期荐读-语文阅读专题

霸气的赛课感言:交互式电子白板不是你想用就能随便用!

跨媒介阅读怎么开展?这篇文章中的案例说透了

语文难,阅读更难?未来语文阅读教学的必然趋势,必须了解!

《答谢中书书》课上玩穿越,陶弘景与谢中书刷起了朋友圈···

教学app太多,不知道哪个好?看看这篇就够啦

了解这些,让你的投稿百发百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